博客
关于我
软件的开发模型和测试模型
阅读量:205 次
发布时间:2019-02-28

本文共 3048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0 分钟。

文章目录

开发模型

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瀑布模型在软件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所有其他模型的基础框架。瀑布模型的每一个阶段都只执行一次,因此是线性顺序进行的软件开发模式。

优点:
1、强调开发的阶段性,各个阶段比较独立;
2、强调早期计划及需求调查;
3、强调产品测试。
缺点:
1、 依赖于早期进行的唯一一次需求调查,不能适应需求的变化;
2、由于是单一流程,开发中的经验教训不能反馈应用于本产品的过程;
3、测试在开发完成后才介入,导致前期的缺陷无法及时发现,因而失去及早纠正的机会。
瀑布模型的一个最大缺陷在于,可以运行的产品很迟才能被看到。这会给项目带来很大的风险,尤其是集成的风
险。因为如果在需求引入的一个缺陷要到测试阶段甚至更后的阶段才发现,通常会导致前面阶段的工作大面积返
工,业界流行的说法是:“集成之日就是爆炸之日”。尽管瀑布模型存在很大的缺陷,例如,在前期阶段未发现的错
误会传递并扩散到后面的阶段,而在后面阶段发现这些错误时,可能已经很难回头再修正,从而导致项目的败。
但是目前很多软件企业还是沿用了瀑布模型的线性思想,在这个基础上做出自己的修改。例如细化了各个阶段。在某些重点关注的阶段之间掺入迭代的思想。在瀑布模型中,测试阶段处于软件实现后,这意味着必须在代码完成后有足够的时间预留给测试活动,否则将导致测试不充分,从而把缺陷直接遗留给用户。

适用项目:需求稳定的项目

螺旋模型(Spiral Model)

一般在软件开发初期阶段需求不是很明确时,采用渐进式的开发模式。螺旋模型是渐进式开发模型的代表之一。

这对于那些规模庞大、复杂度高、风险大的项目尤其适合。这种迭代开发的模式给软件测试带来了新的要求,它不允许有一段独立的测试时间和阶段,测试必须跟随开发的迭代而迭代。因此,回归测试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优点:

1、强调严格的全过程风险管理。
2、强调各开发阶段的质量。
3、提供机会检讨项目是否有价值继续下去。
缺点:
1、引入非常严格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这对风险管理的技能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需要人员、资金和时间的投入。

适用项目:前期的需求不是很明显,有风险,比较庞大的系统开发

增量、迭代

增量开发能显著降低项目风险,结合软件持续构建机制,构成了当今流行的软件工程最佳实践之一。增量开发模

型,鼓励用户反馈,在每个达代过程中,促使开发小组以一种循环的、可预测的方式驱动产品的开发。因此,在这种开发模式下,每一次的迭代都意味着可能有需求的更改、构建出新的可执行软件版本,意味着测试需要频繁进行,测试人员需要与开发人员更加紧密地协作。
增量通常和迭代混为一谈,但是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增量是逐块建造的概念,例如画一幅人物画,我们可以先画人的头部,再画身体,再画手脚……
迭代是反复求精的概念,同样是画人物画,我们可以采用先画整体轮廓,再勾勒出基本雏形,再细化、着色。
迭代模型的抗风险能力强

敏捷

2001年,以Kent Beck、Alistair Cockbum、Ward Cunningham、Martin Fowler等人为首的“轻量”过程派聚集在犹他州的Snowbird,决定把“敏捷”(Agile)作为新的过程家族的名称。在会议上,他们提出了《敏捷宣言》我们通过身体力行和帮助他人来揭示更好的软件开发方式。经由这项工怍,我们形成了如下价值观。

  1. 个体与交互重于过程和工具
  2. 可用的软件重于完备的文档
  3. 客户协作重于合同谈判
  4. 响应变化重于遵循计划
    在每对比对中,后者并非全无价值,但我们更看重前者。

由敏捷宣言可以看出,敏捷其实是有关软件开发的社会工程(Social Engineering)的。敏捷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更多地思考了如何去激发开发人员的工作热情,这是在软件工程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相对被忽略的领域。敏捷开发有很多种方式,其中scrum是比较流行的一种。

轻文档,轻流程,重目标,重质量,目标是交付一个高质量的可用软件

拥抱变换(可以适应需求的变化)
scrum
scrum里面的角色
scrum由product owner(产品经理PO)、scrum master(项目经理SM)和team(研发团队ST)组成。

  1. 其中product owner负责整理用户的需求user story(用户故事),定义其商业价值,对其进行排序,制定发布计划,对产 品负责。
  2. scrum master 负责召开各种会议,协调项目,为研发团队服务,保证整个敏捷流程的顺利实施。
  3. 研发团队则由不同技能的成员组成,通过紧密协同,完成每一次迭代的目标,交付产品。

迭代开发

与瀑布不同,scrum将产品的开发分解为若干个小sprint(迭代),其周期从1周到4周不等,但不会超过4周。参与的
团队成员一般是5到9人。每期迭代要完成的user story是固定的。每次迭代会产生一定的交付。
scrum的基本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scrum的基本流程如上图所示: 产品负责人负责整理user story,形成左侧的product backlog。
  • 发布计划会议:product owner负责讲解user story,对其进行估算和排序,发布计划会议的产出就是制定出
    这一期迭代要完成的story列表,sprint backlog。
  • 迭代计划会议:项目团队对每一个story进行任务分解,分解的标准是完成该story的所有任务,每个任务都有
    明确的负责人,并完成工时的初估计。
  • 每日例会:每天scrummaster召集站立会议,团队成员回答昨天做了什么今天计划做什么,有什么问题。
  • 演示会议:迭代结束之后,召开演示会议,相关人员都受邀参加,团队负责向大家展示本次迭代取得的成
    果(客户,甲方)。期间大家的反馈记录下来,由po整理,形成新的story。
  • 回顾会议:项目团队对本期迭代进行总结,发现不足,制定改进计划,下一次迭代继续改进,已达到持续改 进的效果。

测试模型

V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模型最早是由Paul Rook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的,目的是改进软件开发的效率和效果。是瀑布模型的变种。

  • 明确的标注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的测试,并且清楚的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过程期间各阶段的 对应关系
  • V模型指出,单元和集成测试应检测程序的执行是否满足软件设计的要求;系统测试应检测系统功能、性能的
    质量特性是否达到系统要求的指标;验收测试确定软件的实现是否满足用户需要或合同的要求
  • 局限性:仅仅把测试作为在编码之后的一个阶段,未在需求阶段就进入测试

W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W模型增加了软件各开发阶段中应同步进行的验证和确认活动。W模型由两个V字型模型组成,分别代表测试
    与开发过程,图中明确表示出了测试与开发的并行关系。
  • W模型特点:测试的对象不仅是程序,需求、设计等同样要测试,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行的
  • W模型优点:有利于尽早地全面的发现问题。例如,需求分析完成后,测试人员就应该参与到对需求的验证和确认活动中,以尽早地找出缺陷所在。同时,对需求的测试也有利于及时了解项目难度和测试风险,及早制定应对措施,显著减少总体测试时间,加快项目进度。
  • 局限性:需求、设计、编码等活动被视为串行的;测试和开发活动也保持着一种线性的前后关系,上一阶段
    完全结束,才可正式开始下一个阶段工作。无法支持敏捷开发模式。对于当前软件开发复杂多变的情况,W模型并不能解除测试管理面临着困惑。

转载地址:http://vefs.baihongyu.com/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mysql8 配置文件配置group 问题 sql语句group不能使用报错解决 mysql8.X版本的my.cnf配置文件 my.cnf文件 能够使用的my.cnf配置文件
查看>>
MySQL8.0.29启动报错Different lower_case_table_names settings for server (‘0‘) and data dictionary (‘1‘)
查看>>
MYSQL8.0以上忘记root密码
查看>>
Mysql8.0以上重置初始密码的方法
查看>>
mysql8.0新特性-自增变量的持久化
查看>>
Mysql8.0注意url变更写法
查看>>
Mysql8.0的特性
查看>>
MySQL8修改密码报错ERROR 1819 (HY000): Your password does not satisfy the current policy requirements
查看>>
MySQL8修改密码的方法
查看>>
Mysql8在Centos上安装后忘记root密码如何重新设置
查看>>
Mysql8在Windows上离线安装时忘记root密码
查看>>
MySQL8找不到my.ini配置文件以及报sql_mode=only_full_group_by解决方案
查看>>
mysql8的安装与卸载
查看>>
MySQL8,体验不一样的安装方式!
查看>>
MySQL: Host '127.0.0.1' is not allowed to connect to this MySQL server
查看>>
Mysql: 对换(替换)两条记录的同一个字段值
查看>>
mysql:Can‘t connect to local MySQL server through socket ‘/var/run/mysqld/mysqld.sock‘解决方法
查看>>
MYSQL:基础——3N范式的表结构设计
查看>>
MYSQL:基础——触发器
查看>>
Mysql:连接报错“closing inbound before receiving peer‘s close_notify”
查看>>